2025年3月15日,央视《焦点访谈》播出了一期以“以AI之‘智’赋能医疗之‘治’”为主题的节目,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创新应用。节目中,病理 AI 成为关注焦点,其通过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病理诊断的传统模式,为疾病精准诊疗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病理诊断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临床治疗决策和患者预后,然而传统病理阅片依赖病理医生在显微镜下逐帧观察切片,耗时耗力且易受主观因素影响。随着数字化浪潮的兴起,数字病理扫描系统将病理切片转化为高清晰数字化图像,打破了空间限制,实现了远程会诊与病例共享。在此基础上,AI辅助判读算法的应用,更推动了病理诊断向智能化跃升。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副主任医师张秀明在节目中介绍,现在有了数字病理切片扫描仪,可以把切片全部数字化,然后通过病理AI大模型去作出辅助诊断,对于那些有问题的切片,还能精准地识别出疑似病变区域,为医生提供非常精准的专业参考,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因为行业特性,培养一名成熟的病理科医生,至少需要8到10年,对于很多年轻医生而言,AI的辅助不仅减轻了工作负担,也使得他们有了更多深入学习的机会,既促进了他们的专业成长,也促进了病理诊断的效率提升。
随着技术的进步,AI 病理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从宫颈癌筛查到全癌种诊断,从细胞学到组织学和免疫组化,从辅助判读到科研支持,AI 正逐步成为病理医生的 “智能助手”。正如节目中所强调的,AI 病理的发展并非要替代病理医生,而是通过技术赋能,让医生从繁琐的基础工作中解放出来,专注于疑难病例的诊断与研究。未来,随着算法的不断优化、数据的持续积累以及跨学科协作的深化,AI 病理有望成为推动精准医疗发展的核心动力,为更多患者带来更高效、更精准的诊疗服务。
央视《焦点访谈》的报道揭示了 AI 病理在医疗领域的巨大价值,也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浪潮中,AI 病理正以其独特的 “智慧”,为医疗之 “治” 注入新的活力,让精准医疗的愿景一步步成为现实。
信息来源:央视《焦点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