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爽文剧中,主角拥有着近乎数量无限的、可以降维打击的资源,然后开启一路披荆斩棘的征程,取得足以铭记的成果;现实中,任何一家公司,任何一位管理者都不会得到开挂的无限资源支持。同样道理,缺乏经验的男生女生在寻找另一半时,往往优先寻找六边形战士;但生活中完美的全能战士是不存在的,趋近这个标准的人选也非常罕见,我们所能遇到的基本都是普通人,有优点也有缺点,能闪光也能让你生气,把硬币抛一万次,结果仍然遵从这个规则。我们在招人、选人、挖人、用人各个环节细心推敲,会发现真相就是如此:我们自己是凡人,于是所遇到的也必然是平凡的人。
于是乎,我们面临的考题就变成:谁能够更有效地将平凡的人凝聚成不平凡的团队,并在自己的赛道里发挥效用,谁就更有机会在竞争中胜出。
1.从考勤看管理
白岩松曾经表达过一个观点:“任何一个单位只要到了开始强调考勤、打卡、纪律的时候,一定是它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尤其以知识工作为主的公司,根本就不可能通过控制工作时间来产出成果,此时盯住考勤,其负效应超过正面效应,团队的心很快就折腾散了。
职场里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手里的事情很多,可一想到要填加班申请单,还要备注为什么加班,还要给主管审批,加完班要打卡有效;月末汇总时,加班时间还要再给主管签字确认,加班单要移交人事部门……
本想加班干活,最后还是算了。考勤制度困住的不是消极怠工的员工,恰恰是那些满怀热情全力以赴的好员工,其实考勤本身无法造就自觉的员工。
考勤仅仅是工作当中很小的一个方面,背后的意义是:每一个动作都有其正负效应,领导者、管理者需要充分理解后恰当引导。知识复杂型业务,标准化管控的正效用低,激励人心的正效应高,因此凝聚士气会远远优于过程管控。
当员工对领导对公司有充足的尊敬和信任时,就会真正投入到工作之中并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达成考勤的真正目的。
2.管行为还是管结果
做管理,不能既要又要!每一个动作,收益和代价都会同时存在,享受美食而无需买单的机会不会经常存在。
如果严格管控行为,就不要要求结果。员工听话照做,叫干嘛就干嘛;结果吗,理应指挥者负责。
如果放开自主行为,就一定要求结果。所谓权力给你自己,请你自主自发,但必须出成绩。
现实中,很多人搞反了,或者两个都要,这样的管理者是不专业的。管理学家德鲁克说的非常清楚,现代管理不是去规范、指挥、约束、监督和控制员工,更多是通过设定清晰的目标,与员工进行充分沟通,培养员工、授权和激励员工。
但凡需要通过盯着行动来防止偷懒的情况,往往是因为没有明确的任务、目标与评价标准;如果没有任务和目标,仅关注表面行动,其实意义并不大。
3.管理者的使命,是让平凡的人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
平庸的组织,通过考勤考核等外力将每个人聚合到一起。优秀的组织,则是将每个人的努力融合为共同的力量,实现企业的目标。
真正的管理,是构建信任,而不是监督;是提供协助,而不是控制。作为管理者,一定要记住一句话:“要把人理解成人,而不是把人当成机器”。
德鲁克认为,组织的目的是“让平凡的人做不平凡的事”。
没有任何组织能完全依赖天才,天才总是非常罕见,而且不可预测。但是能否让普通人展现超凡的绩效,激发每个人潜在的优点,并运用这些优点协助其他成员表现得更好,这才是管理者要回答的问卷。
管理的基本功是点燃他人内心的火焰,管理的本质,就是激发和释放每个人的善意。